大型文献专题片《敢教日月换新天》第十三集《科学发展》
所以我們要跟對岸勇敢地對抗。
然而,英中兩國在1990年代初祕密談判時的其中一項協議,卻為2000年代初的政治風雲埋下伏筆。民眾及民主派皆擔心此法將侵害人身自由,但政府方面卻一意孤行。
親商界的自由黨見眾怒難犯,亦見商界內部有意見擔心《國家安全條例》影響市場資訊流通,就撤回對法案的支持,使立法過程無限期擱置。就如前基本法起草委員夏勇所言: 正是因為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,中華民族才得以洗百年恥辱,港人才可能真正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。然而,當民眾好不容易才等到喘息的機會,政府卻表示將如常把《國家安全條例》交予立法會表決,並預期會於立法年度結束前三讀通過。特區政府於主權移交後,於直選選區引入比例代表制,這一方面使民主派無法再像早幾年那樣取得滑坡式的勝利,另一方面這種有利小黨的選舉制度亦為民主派的分裂帶來誘因:民主派本來就是一個鬆散聯盟,除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外,其成員在社會、經濟、民生議題上各有立場,甚至對民主發展的步伐亦未有一致的看法。在新的選舉制度下,親建制勢力已篤定能佔據議會的多數議席,民主派能扮演的角色亦越來越有限。
原先反對23條立法的新興公民團體,則紛紛改組為爭取「雙普選」的壓力團體,部分人士還要為參政做好熱身準備。而同樣曾經擔任草委的中國憲政學者許崇德,則根據鄧小平的言論斥責民主訴求只是假議題。另外同樣宣布這項禁令的國家,還包括了加勒比海上的美屬維京群島(該法律於3月生效)和荷屬博奈爾島
這幾天示威者開始高喊「終結美國占領」、要美軍滾出伊拉克,讓內外交迫的伊朗撿到大便宜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(Morgan Ortagus)31日表示,美國不打算撤離駐巴格達大使館人員,因為私人旅行而離開巴格達逾一週的美國大使圖勒(Matt Tueller)正在返回大使館途中。他們是邪惡的根源,我們希望他們離開。大喊「美國該死」,美軍為何觸怒伊拉克民眾? 美軍29日在伊拉克西部發動空襲,目標是人民動員民兵旗下強硬派團體「真主黨旅」(Kataeb Hezbollah)的基地,造成至少25名戰士喪生。
美國空襲伊拉克民兵組織5個據點,造成18人喪命、50人受傷 抗議群眾聚集美國大使館外後,大喊「美國該死」等口號,並焚燒美國國旗,還扯下牆上的監視攝影機。在美國大使館被包圍、甚至縱火的當下,這些由美國金援、美軍訓練的重裝軍警,卻反而自動散去,放任真主黨旅向使館園區正面進攻。
上次美國駐外使館遭到攻擊是2012年,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伊斯蘭武裝分子襲擊,當時這起攻擊造成當時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和其他3名美國人死亡。伊拉克安全部隊攔阻不住,也發射催淚彈。他們得要負起完全責任。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 美國駐伊拉克使館遭到前所未有的襲擊,標誌著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之間的角力升級,也使美國與伊拉克的關係跌至低谷。
」為了譴責美國動武並聲援真主黨旅,大批自發、或受到動員的伊拉克示威者於2019年12月31日湧入了首都巴格達的市中心。「今天這場攻擊是恐怖分子阿布.馬蒂.穆罕迪斯(Abu Mahdi al Muhandis)和凱斯.卡查利(Qays al-Khazali)所策劃,他們受到伊朗代理人哈迪.艾瑪里(Hadi al Amari)和法勒.法亞德(Faleh al-Fayyad)教唆。這次空襲是為了報復伊拉克駐有美軍的基地遭到火箭攻擊。(中央社)伊拉克數千抗議民眾12月31日攻擊首都巴格達的美國大使館,顯然是不滿美國週末發動空襲,炸死至少25名支持伊朗的伊拉克民兵。
」一名親伊朗、受美國制裁的伊拉克民兵領袖卡伊斯(Qais al-Khazali)如此表示。《轉角國際》報導指出,這批示威者毫無阻礙地深入了原本重重管制、平民示威根本難以進入的巴格達綠區(由高牆與軍隊重兵防守的伊拉克中央行政與外交使節特別管制區)內遊行,甚至團團包圍了戒備最為森嚴的「美國駐伊大使館」園區。
美國大使館位於巴格達安全戒備嚴密的「綠區」(Green Zone),這個區域設有檢查哨管制進出,但許多穿著軍服的男子與一些女性稍早遊行通過檢查哨,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面。PMF supporters are at the main gate of the US embassy in Baghdad trying to storm it, Iraqi Forces trying to push them back pic.twitter.com/AE1ODLtD5c — Mustafa Salim (@Mustafa_salimb) 2019年12月31日 「負責防守『綠區』的伊拉克軍警,不僅沒有制止示威者朝管制地段湧入。
伊拉克的什葉派大長老希斯塔尼(Ali al-Sistani)譴責美國空襲,並警告政府「必須確保伊拉克不會變成清算區域與國際舊帳的戰場」。希斯塔尼認為,縱使美國是為報復非法行徑,但也應由伊拉克當局動手而非美國人。甚至伊拉克街頭的示威旋律都已變調,口號從反伊朗變成反美。有些群眾突破外牆闖進大使館區內,使館內美國安全部隊發射催淚彈和震撼彈,想要逐退群眾。伊拉克官員透露,美國大使和使館人員已經撤離。美國所作安全評估將這些攻擊大都歸咎於真主黨旅。
美國總統川普則與伊拉克總理馬蒂通話,伊拉克領袖表示會確保美國人員和財產的安全。」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在推特上發文,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是恐怖分子所策劃,並公布所謂幕後主使的姓名。
這些群眾也要求關閉美國大使館,並呼籲國會下令美軍撤離伊拉克。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 伊拉克大批民眾在12月31日包圍並試圖衝入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。
示威者與其他人士批評這項他們視為美國違反比例原則之舉-僅因1名美國包商死亡就炸死24名伊拉克民兵。Photo Credit: AP/達志影像 12月31日,反對美軍的伊拉克示威者闖入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內,縱火抗議。
抗議群眾揮舞旗幟,表達對親伊朗「人民動員」民兵(Hashed al-Shaabi)的支持。伊朗外交部網站則張貼發言人墨沙維(Abbas Mousavi)聲明說:「伊拉克人民抗議(華府空襲)造成至少25人死亡…美國官員竟大膽歸咎於伊朗。」 因為1名美國承包商炸死25伊拉克民兵,美國惹怒伊拉克全民 中央社編譯紐約時報分析報導,美軍週末的空襲炸死20多名真主黨旅民兵,但此舉卻陷自身於伊拉克大眾的憤怒焦點,等於幫伊朗解套。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 12月31日,大批民眾上街遊行包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。
」聲明指出:「墨沙維駁斥美國官員對我國的指控,伊朗也將審慎應對美國官員的惡言威脅反應及錯誤評估形勢,並呼籲白宮重新權衡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毀滅性政策。」蓬佩奧並在貼文中附上多張照片,指畫面顯示上述4名男子出現在美國大使館外。
這支民兵涵蓋多個武裝團體,大體已納入伊拉克的維安部隊。「美國人在伊拉克是多餘的。
」人在綠區現場,見證混亂實況的《華盛頓郵報》記者穆斯塔法.薩林(Mustafa Salim)如此紀錄,並指在攻入第一層使館防線後,真主黨旅的示威者一度打算擴大縱火,甚至破壞鐵絲網、繼續突入第二層禁區,直到人群裡突然出現了多名「手持大聲公的不明人士」,呼籲現場群眾見好就收、不要再朝使館禁區深入進攻PMF supporters are at the main gate of the US embassy in Baghdad trying to storm it, Iraqi Forces trying to push them back pic.twitter.com/AE1ODLtD5c — Mustafa Salim (@Mustafa_salimb) 2019年12月31日 「負責防守『綠區』的伊拉克軍警,不僅沒有制止示威者朝管制地段湧入。
美國大使館位於巴格達安全戒備嚴密的「綠區」(Green Zone),這個區域設有檢查哨管制進出,但許多穿著軍服的男子與一些女性稍早遊行通過檢查哨,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面。」蓬佩奧並在貼文中附上多張照片,指畫面顯示上述4名男子出現在美國大使館外。大喊「美國該死」,美軍為何觸怒伊拉克民眾? 美軍29日在伊拉克西部發動空襲,目標是人民動員民兵旗下強硬派團體「真主黨旅」(Kataeb Hezbollah)的基地,造成至少25名戰士喪生。示威者與其他人士批評這項他們視為美國違反比例原則之舉-僅因1名美國包商死亡就炸死24名伊拉克民兵。
在美國大使館被包圍、甚至縱火的當下,這些由美國金援、美軍訓練的重裝軍警,卻反而自動散去,放任真主黨旅向使館園區正面進攻。」人在綠區現場,見證混亂實況的《華盛頓郵報》記者穆斯塔法.薩林(Mustafa Salim)如此紀錄,並指在攻入第一層使館防線後,真主黨旅的示威者一度打算擴大縱火,甚至破壞鐵絲網、繼續突入第二層禁區,直到人群裡突然出現了多名「手持大聲公的不明人士」,呼籲現場群眾見好就收、不要再朝使館禁區深入進攻。
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 12月31日,大批民眾上街遊行包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。這次空襲是為了報復伊拉克駐有美軍的基地遭到火箭攻擊。
「今天這場攻擊是恐怖分子阿布.馬蒂.穆罕迪斯(Abu Mahdi al Muhandis)和凱斯.卡查利(Qays al-Khazali)所策劃,他們受到伊朗代理人哈迪.艾瑪里(Hadi al Amari)和法勒.法亞德(Faleh al-Fayyad)教唆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(Morgan Ortagus)31日表示,美國不打算撤離駐巴格達大使館人員,因為私人旅行而離開巴格達逾一週的美國大使圖勒(Matt Tueller)正在返回大使館途中。